自2003年以来,形形色色的电信诈骗从未在媒体上“绝迹”,尤其在岁末年初这个特殊的时间段。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傅君清曾向《法制日报》记者表示,春节期间,诈骗类犯罪将呈高发态势。
在今年春节前夕,发生在广东省广州市的一起电信诈骗案引发热议不断——花甲老伯遭遇电信诈骗,全然不顾家人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劝阻,坚持汇钱,甚至要投诉银行工作人员。
2014年1月6日14时许,罗老伯来到某银行黄埔大道支行营业厅,心急火燎地要求工作人员帮他开户、开卡、开U盾,还要办理“动态令牌”(用来生成动态密码的终端,用户每次可以用此终端,得到一个当前可用的一次性动态密码)。
在此期间,罗老伯神色慌张,且手机一直没有离开过耳朵。银行工作人员觉察到这与此前防诈骗培训中民警所说的诈骗情景很相似,于是好心地劝说老伯。罗老伯不喜反怒,还“威胁”说:“不办理,就投诉你!”工作人员只得帮他开户、办卡并开通了U盾。至于关键的“动态令牌”,工作人员“找借口”谎称须绑定手机,让罗老伯先去电信部门办好手续后才能办理。鉴于罗老伯的反常表现,工作人员又让罗老伯留下其家属的电话,并立即启动内部机制,对罗老伯新开的账户进行实时监控。
果不其然,两小时后,罗老伯新开的账户中有170万元巨款出现异常。银行工作人员立即致电罗老伯想询问情况,但他的电话一直占线。银行工作人员转而联系罗老伯的家属,同时通知民警。民警火速赶到营业厅,了解情况后,立即通知罗老伯的家属到场。民警、银行工作人员和罗老伯的家属三方一碰头,均认为“非常之时须用非常之手段”,在罗老伯家属的授权下,银行启动了紧急业务处置流程,对罗老伯新开的账户予以临时冻结。
正在此时,罗老伯的电话来了,他声称要投诉银行。事后,经过民警和家属的劝说,罗老伯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罗老伯接到一个自称是“上海警方”的电话,称罗老伯的医保账户在上海有消费记录,并且涉及一起洗钱案,对方要求罗老伯将全部资金转至一个“安全账户”进行核查,这才出现了之前的一幕。
细看这则新闻可以发现,类似的诈骗伎俩频繁上演:冒充政法机关工作人员,谎称事主医保账户有不良消费记录涉嫌洗钱案,转接某地警方电话,要求事主将钱款转至“安全账户”……
这一链条看似简单,其中却被不法分子层层设置障眼法:利用高科技篡改电话号码迷惑事主、用种种版本的“秘笈”一步步攻破事主心理防线,甚至有不法分子专门收购公民个人信息,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让人不得不信。
曾有警方总结此类诈骗常见的事由:电信诈骗主要有“电话欠费”、“法院传票”、“银联卡遭盗刷透支消费”等方式;网络诈骗主要有“盗用QQ号冒充亲友”、“制作钓鱼网站链接”、“虚假购物”、“网上兼职招聘”、“购买网络虚拟物品诈骗”等方式。
“此类案件中,不法分子往往通过假冒身份的方式,骗取受害人信任,但其最终目的仍是落在‘钱’字上。”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虎丘分局指挥中心主任陈亮提醒,任何陌生人通过电话、网络、短信要求缴纳各种费用,进行银行转账、汇款或者声称提供安全账户为您的存款进行保护的,要记得“四不”: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不要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不要在互联网上公布自己的个人信息,如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在网上用银行卡购物应小心谨慎,对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号的请多留一个心眼;当遇到类似事情时,一定要和家人、亲属商量,不自作主张。“无论不法分子如何诱骗,汇款是最后的落脚点”。
河北省公安厅工作人员近日也向群众支招:110是接处警平台,不具备办案功能,且110主动给市民打电话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回访市民对出警处警是否满意;另一种是向市民确认他是否给110打过电话。也就是说,如果你没给110打过电话,它一般不会主动给你打。另外,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办案都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其工作人员不可能在电话里让事主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或通过电话核查账户资产。因此可以确定,无论对方以什么理由要求当事人汇款,即可确认是骗术。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万源新区翠云路电话:0839-3223805
COPYRIGHT 2025 广元市人民检察院 ALLRIGHT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070号
蜀ICP备12028065号-1
![]() |
微信公众号(scgyjcy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