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少雨,而故乡却叫雨城。
也许是在雨城生活得久了,潮湿的空气、淅淅沥沥的雨水,多少让人有些许的厌倦,所以,当告别故乡远走他乡的时候,我竟没有感觉到对故乡的雨有特别的眷恋。
初来这川北少雨的小城,阳光灿烂的日子着实让我开心,因为我一直是喜欢阳光的人。我喜欢它的温暖和煦,喜欢它的明亮热烈。因为阳光,我的心情也走出了阴霾,变得宁静而温和起来。
然而,离开故乡久了,我又时常怀念起故乡的雨来。也许,我本从来不曾忘记过。
故乡以“三雅”而著称。所谓“三雅”,即指雅雨、雅鱼、雅女。而“三雅”之首,当数雅雨。世人称雅雨,皆说其因多而闻名。这确实是故乡的雨给人的第一印象。故乡年均降雨量1770毫米之多,谓之雨城,当之无愧。然而,“多”并不是故乡的雨的唯一特点。在我眼里,故乡的雨不仅润万物、养生灵,而且温柔多情、善解人意。不过,当我真正读懂它的时候,却已是多年以后。
儿时的记忆里,故乡的雨真的很多啊。一年到头,似乎都是淅淅沥沥的下个没完。记得我刚念小学时,学校离家有一公里的路程,那时还没有水泥路,每到雨天,那个个头小小的我,撑着一把大大的雨伞,艰难地行走在泥泞的上学路上,并不太远的一段路,我却要走上半个小时。甚至,还有淘气的孩子把路上掏个坑,里面填满泥,让你一不小心一只脚掉进“陷井”,于是,雨鞋里立刻装满稀泥!这样的恶作剧,在我上小学的那几年,着实没少被捉弄过。现在想来还让人不由哑然失笑:咋有那么顽皮的孩子呢?!也正因为如此种种原因,孩提时代的我真的不喜欢雨。
十六岁那年,我离开了家,一个人到外地上学。而我常想家,想家的时候又时常哭。室友们笑我:“雨城来的妹子,难怪眼泪也多啊!”那真是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代。
后来,回到故乡参加工作。故乡的雨,还一如既往的多。而物是人非,生活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心境,原本喜欢阳光的我,竟然也喜欢上了故乡的雨。
故乡的春雨,最是温柔多情。都说“春雨贵如油”,而故乡的春天,雨往往不期而至,细若花针,又如牛毛、似细丝,细细密密,轻轻柔柔。你别恼,这样的时候,是不用撑伞的,任凭雨丝飘洒在你头发上、眉毛上、鼻翼上,任由它们轻抚你的脸庞,就如初恋情人温柔的轻吻,让人沉醉。而此刻感受雨景的最好去处就是青衣江畔,氤氲的江畔美景让你仿若到了“山色空濛雨亦奇”的烟雨江南。黄昏时分,一个人走在这样的雨里,你一定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也许你真的会遇见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故乡的夏雨,满满的是欢快热烈。夏季是故乡一年中雨水最集中的季节,但却是以夜雨居多。夜色渐浓,一场大雨骤然而至,消除了白天的闷热,为人们送来夜的清凉。大人们劳碌一天,酣然进入梦乡;孩子们听着雨点的歌唱,在梦里找到了小红帽、灰姑娘……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走在路上,映入你眼帘的是绿得发亮的树叶儿、青得逼眼的小草儿,空气清新而湿润。这时候,你一定很想歌唱,对着太阳大声歌唱,对着小鸟大声歌唱!
故乡的秋雨,缠绵而又悠长。这个原本收获的季节,阳光却是格外的吝啬。绵绵的秋雨,一下就三五天,有时甚至十天半月不见晴日。金色的田野笼罩在绵绵秋雨里,沉甸甸的稻穗,伴着父辈深深的叹息,定格在孩提时代遥远的梦里。而今,远居他乡的游子偶回故乡,满眼连片的茶园,犹如绿色的海洋,淹没了所有关于秋收的记忆。故乡的秋雨,也只能成全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境。
故乡的冬雨,却是多了几份宁静。这样冷冷的时节,夜来听雨倒是一种别样的享受。或躺在床上,或守着炉火,静听雨点叩击心灵的回响。这时候,你什么都可以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在雨这精灵的世界里,抛开尘世的一切烦扰,忘却生活的一切忧伤。
是的,故乡的雨如一块温润的玉,它会涤尽你心灵的尘埃,让你变得温柔而沉静。就如今夜,我能静坐小屋里,敲打一些关于故乡的文字,一些关于雅雨的记忆。
川北小城的夜空,深黛无流云,繁星点点。而故乡,今夜有雨吗?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万源新区翠云路电话:0839-3223805
COPYRIGHT 2025 广元市人民检察院 ALLRIGHT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070号
蜀ICP备12028065号-1
![]() |
微信公众号(scgyjcy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