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老屋,纯木立架构造,两间卧室,一间堂屋,一厨一厕。这不宽裕的空间里,养育了他的六个孩子以及第三代的我们。
外婆年轻时,人送外号“铁匠”。她的任何一个孩子犯了错,其他五个都得接受惩罚。“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便是她施以“暴政”的理由。老屋前的街沿上,齐刷刷的跪着六个孩子,邻居们见了,啧啧称奇,外号便由此而来。哪怕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外婆的“铁匠”作风也没让一家人饿过肚子,她能背着一百多斤的粮食走几天的路,去临市换来紧缺的米面油。当然,是冒着“投机倒把”的风险。
我的记忆里,老屋很大,院坝很宽敞。大到我和一群小伙伴们躲猫猫总是找不到对方,大到院坝可以任由我们打羽毛球、打沙包。而外婆,还是个勤快能干的妇人。她做的一手好菜,炖鸡好吃的闻名乡里;她精心打理着老屋前后的自留地,玉米、黄瓜、辣椒、番茄,一茬一茬,规规整整,色彩搭配总相宜,到院子里掐一点蔬菜,一家人每天的菜食都能新鲜可口。
六个子女都在这老屋里长大,然后又如雏鹰展翅,纷纷从这老屋飞了出去。没有生计可愁的时候,就是外婆最惬意的时光。但随着子女们成家立室,她又有了新的烦恼。见子女辛苦,外婆主动承担起照顾孙子孙女的责任。这份新“职业”她干了十余年,也不知道是四个孙子孙女过于可爱的原因,曾经的“铁匠”变得温柔起来,十年间却也再也没发生过任何“暴力”事件,每一个孩子也都健康懂事。
老屋空置,直到“5.12”地震。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我家和二姨家的房子严重受损。而老屋,因纯木立架构造躲过一劫,只掉了几片瓦。仓皇之中,两姊妹齐齐地把从家里“抢”出来的家具挪动到数十年不曾居住的老屋中。她以宽厚慈祥的姿态相迎,让大家免受流离之苦。从盛夏酷暑,到数九寒冬,我家的生活条件都比住帐篷、住板房的邻居好太多。家人也让这所老屋焕发出“返老还童”般的生机。院子里,妈妈种上了几株难得的车厘子树苗,期待着能开花结果。厨房里响起锅碗瓢盆交响曲,飘香四溢常常吸引来流浪的小猫小狗。每当在外求学的我回到老屋,我都会一遍遍抚摸儿时的痕迹,堂屋墙上歪歪扭扭的“一”字,那些摔过的筋斗,那些仲夏夜在凉床上做过的梦,都让人格外安心。
新居落成,离别匆匆。老屋真的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而我的外婆,也从精神矍铄的老妪,变到连做饭也掌握不好咸淡的老人。她铁匠作风不在,“老还童”的特质展现无疑。她变得可爱又小气,生气妈妈种在菜园里的车厘子树苗挡住了蔬菜的光线,给拔了,气得妈妈和她赌气好几天都不说话;她也生气儿女对她的疏忽,只要三天没人回去看她,她保证再也不接电话,让儿女担心个够呛。
大家已越来越不需要老屋,但又越来越对老屋有所依赖,担心老屋的命运。“拆了,盖新的!”纵使万般不舍,内心却明白这是老屋最后的归宿,也是最好的归宿。就此,这曾经承载了一家人生活状态的老屋,走向她的终点。我看到她的身躯,土砖和着黄泥,发黑的榫木不见一颗钢钉。泪眼朦胧中,她和我们道别,分明微笑着。
庆幸的是,外婆健在,纵使老屋已不在,记忆便不会遗失。那给了我无限温馨、无限回味、无限遐想和无限诗意的老屋,只能魂牵梦萦。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万源新区翠云路电话:0839-3223805
COPYRIGHT 2025 广元市人民检察院 ALLRIGHT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51080002000070号
蜀ICP备12028065号-1
![]() |
微信公众号(scgyjcy01) |